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云南网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浸润”书写香格里拉市帮扶新篇

发布日期:2025-09-30 点击量:

云南网讯(记者舒珺珩通讯员董媛媛)2023年前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纳赤塘小学还是一所普通的边疆小学,校长鲁志军依然记得那时的窘境:专业师资欠缺、硬件条件差,体育人才培养断层状况频出……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将陷入“特长缺、视野窄”的恶性循环。

转机始于《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实施,《计划》显示,力争通过三年的集中攻坚,实现怒江、迪庆和边境县(市)教育质量大提升、教育事业大发展。体育浸润行动计划是这一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9月以来,昆明理工大学以香格里拉市体育师资严重缺乏的学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并结合入驻学校需求和派驻学生运动专长,每学期派驻1至3名专业教师和20余名体育专业学生分别入驻香格里拉市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建塘小学、红旗小学、民族小学、实验小学、纳赤塘小学、独克宗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体育浸润行动计划”。

排球课堂。董媛媛 摄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浸润行动计划”通过建立“1+1+1”公益帮扶模式开展帮扶行动,既:一套体系躬耕教坛、一批非遗焕新发展、一群赤子薪火相传,开展体育教学、教研交流、竞赛组织,设计“文化体验+体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文化课程,以及非派驻学校的巡回授课、师资培训等帮扶工作。

帮扶之路,先“交心”再“教学”。2023年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首批派驻带队教师张瀚中感慨颇深,“帮扶的当地多数学校实行寄宿制,小小年纪面对与家人的分离难免会有一些情绪在,作为帮扶老师,以自身擅长的体育为纽带,既做课堂良师,更做生活益友,将孩子们对体育的纯粹热爱融入成长的方方面面。”

“小小讲解员”曲尼旺姆就是典型案例之一。那时,三年级的曲尼旺姆还是个内向的女孩,被人关注到时,便会面红耳赤、神情慌张。派驻的学生们发现这一情况后,在体育课上鼓励她担任课间领操员、练习小组长并多次带她参加红色研学活动。通过种种方式引导,曲尼旺姆开始主动加入校园广播站,并承担起“小小讲解员”的工作,多次承担革命遗址导览工作,并获得市级演讲比赛奖项,成为校园里的小明星。

篮球课堂。董媛媛 摄

除了曲尼旺姆,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体育教育。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高原地区体育人才培养断层、“12岁即退役”的困境,昆工联合昆明市体育学校、专业协会及优质中学、高校,探索构建“334”贯通式人才培育体系(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推动形成“培养—输出—回流反哺”的良性生态。经过选拔,香格里拉市12名优秀青少年体育“苗子”于今年7月赴昆明开启集训与研学活动,与昆明理工大学校队同吃、同住、同训练。在体育教育资源与文化课程的双重“浸润”下,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2年来,在117名支教师生努力下,在香格里拉市不同小学中组建体育社团或俱乐部36个、开展社团活动932次;组建20余支校队,策划组织54项体育比赛;开发特色体育课程12门,覆盖师生达3.6万人……那些扎根边疆的日夜与汗水,化作这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见证着体育帮扶从种子到绿荫的成长蜕变。

https://m.yunnan.cn/system/2025/09/30/033669835.shtml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