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王展飞专注马列研究66载。
新华网昆明9月10电(韩海阔 王威)被称为“云南省理论界的一面旗帜”的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王展飞,现已87岁高龄,虽患上了严重眼疾,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放大镜和助手的协助,他依然在理论研究的道路砥砺前行。
从1950年至今,66年如一日,“热爱生活,热爱马列”,王展飞教授常用他宏亮的声音这样说。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王展飞专注马列研究66载。
66年前,在人生最好的年华,王展飞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王展飞走出大学校门来到部队从事理论宣传教育,他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他坦言,从一个根本不懂马列主义的人到信仰马列主义,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坎坷与困惑,有过艰辛的探索和深沉的反思,也并不是一学就懂,一懂就能践履笃行。
1966年转业地方后,王展飞就一直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第一线。他先后担任过云南工学院、云南工业大学社科部主任,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和昆明工学院的同志一起联合西南、西北16所大学编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工科院校的第一本哲学教材。1983年,他作为马列课教师的代表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
1992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展飞努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1997年,他被评为全国高校“两课”百名优秀教师。1998年,他代表云南省理论界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2004年,他作为论文作者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
2013年,王展飞患严重眼疾,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15的视力,看书写字都很困难。在学院选派教师的帮助下,一批研究成果如老树开花般出现。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王展飞专注马列研究66载。
2005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王展飞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从2005年至2007年,年逾70岁高龄的王展飞先后前往北京28次参加教材研究和编写,有时3天往返一次,有时连续两三个星期在北京工作。
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了2015年教材的修订工作。王展飞教授由于身体欠佳不能到北京参会,但是86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以书面的形式参与了教材修订。他用借助放大镜等方式认真阅读教材修订提纲,并提出了书面的修改意见。
在王展飞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60年学术座谈会上,他曾深情地说:“回顾60多年的教育历程,我感到自豪、感到幸福、感到光荣。有人说我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实我是‘老骥伏枥,志在马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