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73次学科论坛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大思政课’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办。此次论坛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和昆明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协办。

张雷声、钟明华、佘双好、郑端、孙秀玲、孙其昂、王习胜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102所高校、科研机构、报刊媒体的21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木红春,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唐家华,党委副书记陈华仙,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殿文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唐家华代表昆明理工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特色。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实践需求,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切实举措,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使命担当的生动诠释。他期望与会专家围绕主题深入研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张雷声致辞并作学术报告。她表示,“大思政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把“大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转化相结合,拓展“大思政课”的实践育人路径,以“大思政课”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张建国教授、广西民族大学陈媛教授、新疆工业学院樊勇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孙秀玲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王习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邢鹏飞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王海云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报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深刻见解。
在平行分论坛中,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思政课建设同步推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政课建设研究”“善用‘大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六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三位分论坛代表的精彩汇报分享,有助于深化与会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大思政课”建设的认识,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蕴与时代价值。
教育部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云南财经大学阮金纯教授作大会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对夯实专家学者学术研究基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大思政课”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同仁们开展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机会,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与“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注入活力。昆明理工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秉承“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红土智慧”和“昆工力量”。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