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春城晚报 2017-06-07 国内首个技术经理人培训基地昆工揭牌

发布日期:2017-06-07 点击量:

近日,中美大学技术经理人云南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正式在昆明理工大学挂牌,据悉,这是世界华人技术经理人协会在西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正式培训基地,该基地成立后将长期进行有关技术转移(特别是国际技术转移)理论,方法以及实际运行的教育培训。

技术经理人

目前是“稀缺品”

据了解,成功的技术转移实践的核心是技术转移专业人才,也就是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理人在技术的开发,验证,保护,传播,市场化的链条中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他们起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将大学里研究出来的技术把它商业化转化成为实际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他们事实上起到的是一个桥梁作用。

技术经理人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他们活跃在各个研究性大学和高校以内,“近十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中投入的资金比较多,中国形成的专利和成果也非常充分,但是项目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来说,程度还远远不够,这时候就需要技术经理人这个环节。”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邓钢介绍说。

而在云南,记者从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云南省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家,为云南经济社会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技术市场繁育程度来看,云南技术市场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交易数量和交易额还很低。

就业前景

目前是“蓝海”

据悉,技术经理人是一个“生态链”,需要做投资的、做咨询的、做服务的、甚至提供软件以及数据库支持等等,所以培训的过程中,也会把各个链条和节点上的人都请过来,以完整的链条向学员培训。就业方面,“市场上有这样的需求,岗位就会存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样的岗位会大量的出现,因为这方面的培训以前几乎不存在,接下来就业前景应该会非常不错。” 世界华人技术经理人协会副会长陶庆久告诉记者。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介绍,通过开展一系列技术经理人培训,充分利用海外知名协会组织的渠道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云南省现有的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有效充实完善云南省国内外专家库,从而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成为云南省乃至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人才集聚的辐射示范中心,助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为云南实现跨越发展增添动力。

培训

学员有望获得“RTTP”认证

据介绍,中美大学技术经理人云南培训基地成立以后,以培训为主,并通过论坛以及技术经理人证书的形式,把课程设置好,通过一些实践中一些很成熟的方法和理论,让学员通过几期培养,把学员培养成才。

由于技术经理人是个综合型的人才,不光要懂得商业运作,也要懂得知道产权保护,还要懂得技术的评估,这个培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际上拿到一个专门证书,一个学生的培训周期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很多课不是集中在一起上,要连续参加数次培训,才能将所有内容都覆盖上。当然学员不需要全职来上课,更多的是基地有会议和培训时就请学员过来参与,把相应知识传授给学员。

参与培训的人员,如果希望在职业道路上再走的更深一些的话,国际上也有RTTP认证,基地也可以帮学员申请。” 世界华人技术经理人协会副会长陶庆久告诉记者。

春城晚报记者 包涛 罗南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张清

原文链接:http://app.ccwb.cn/home/appPage/news_detail.html?id=201706071710041VAOCV&is_shar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