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于8月27—30日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
中新网昆明8月30日电 (记者 余湛奕)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于8月27—30日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92所学校的93名选手欢聚一堂,切磋教学技艺,交流教学经验。
第一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组委会由6位委员组成,主任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田辉担任。参加竞赛的青年教师的年龄从26岁至39岁,平均年龄34岁。

3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田辉在总结大会上为一等奖的获奖选手颁奖。
作为这次教学竞赛中最年轻的教师,26岁的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教师代丹参加工作刚两年。这次她参加的是初中组英语老师竞赛。
“学校对青年教师还是很重视的,给予我们许多机会。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就做了初二班级的班主任。”她对记者说,有些从牧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薄弱,基础很差,而作为他们的英语老师,往往要付出的比别人更多。
“通过这次竞赛,让我看到别的英语老师的讲课方式,很新颖,比如制作一些英文卡片,值得我借鉴和学习。”代丹说,“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方法,比如让学生给电影小片段来配音,这样对练习口语也很有帮助。”

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讲课过程,都可以在另外的教室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其他教师观摩和学习。
据了解,本次竞赛分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省级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组织在地方开展。在初赛中脱颖而出的三名选手来昆明参加决赛。决赛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职业高中)三个组别,学科范围为语文、数学、英语。决赛现场没有学生,参赛者面向评委上课。
“这次竞赛的规模大,级别高,给我们普通的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比起结果,我更重视过程。”在本次竞赛中获得初中组三等奖的黄冈中学数学老师余燕对记者说。在余燕十余载的教书生涯中,曾多次获得过各类省、市、学校等举办的各种比赛奖项。其中最令她自豪的当属2015年获得过“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这次竞赛她抽到的课题是讲勾股定理。余燕说,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虽然比起语文、英语来说,数学相对是要枯燥一些,但学好数学,从小培养好逻辑思维,这一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受益的。
来自太原市外国语凤凰双语中学语文教师陈媛,在本次竞赛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同时她还是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
“自生长、共生长”是陈媛一直以来给自己设定的方向。“比赛这两天,许多教师私下也会沟通,互相了解不同省份使用的不同教材,或者探讨有什么好的教学模式。”她说,这就诠释了什么是“共生长”。
比起教书,陈媛觉得育人也同样很重要。“上帝造人躯壳,教师造人灵魂。”她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感到非常自豪。
30日上午,“庆祝教师节暨第一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大会”在昆明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总结大会宣布了比赛成绩:小学组,孙乐之等5名选手获得一等奖,白天佑等10名选手获得二等奖,刁娅等16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初中组,程欢等5名选手获得一等奖,徐秀峰等10名选手获得二等奖,余燕等16名选手获得三等奖;高中组,张慧腾等5名选手获得一等奖,周波涛等10名选手获得二等奖,钟霞等16名选手获得三等奖。31家省级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获得优秀组织奖。(完)
原文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17-08-30/doc-ifykpuuh96610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