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人民网 2018-01-15 昆工方程式车队的速度与激情

发布日期:2018-01-15 点击量:

记者赵伟/图 杨定嘉/文

大学校园里,从来不缺少“速度与激情”。“轰,轰,轰……”随着震耳的发动机轰鸣声响起,一辆方程式赛车在昆明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门口的简易车道上跑了起来。

2017年9月28日,昆明理工大学KMUST方程式车队举行新车发布会,由该校师生自主设计、制作的2017赛季方程式赛车(油车)、(电车)新车正式亮相。10月8日,KMUST方程式车队带着两款新车参加在湖北襄阳举行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FSEC),KMUST方程式车队在油车比赛中与来自国内外的78支高校车队一决高下;在电车比赛中与43支高校车队同场竞技。油车获得优秀奖、最具影响力奖,电车获得总成绩三等奖的好成绩。

“这是昆明理工大学第八年参赛,作为大赛的创始院校之一,我们每年的车型都有很大的变化,并且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所有的设计和拼装。”昆明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系主任、KMUST车队指导教师李耀平说。从2010年开始,昆工就组建了方程式车队,从赛车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记得第一年参赛的时候,我们的车架还是我到王大桥那边请人帮忙焊接的。铁皮的车身,后面发动机的位置完全无遮挡。而此次参赛的车,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优化了悬架和传动的布置方式,完成了全替代ECU、气动拨片换挡设计,延续了整车轻量化设计。8年的时间,我们取得不错的成绩。昆工KMUST车队在全国高校中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李耀平说。

“每年我们都会纳新,让学弟学妹们参与进来,在赛车设计及加工周期中,队员们拿出了几乎全部课余及暑期时间,经历了从对整车设计、分析软件毫无了解到熟练掌握并完成设计的全过程。”此前KMUST车队队长、现留校任车队指导教师的龚航认为,整个过程很艰辛,但队员们却学到了在课本上无法掌握的知识。

“其实参与这个项目的同学,不一定是相关专业的,参加过车队的毕业生也没有全部从事与车有关的行业。更多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少毕业生在各个行业从事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据我所知都表现出色。”李耀平说。

如果经费充足,昆工KMUST方程式车队将向无人驾驶车辆的研发发起挑战,并且团队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原文链接:http://yn.people.com.cn/n2/2018/0115/c378439-31141942.html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