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科技日报 2018-12-13 灵长类多能干细胞的嵌合障碍以及胚胎与干细胞作用机制揭示

发布日期:2018-12-12 点击量: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昆明12月12日电(记者赵汉斌)12日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消息,该校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与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最新揭示了灵长类动物多能干细胞的嵌合障碍及胚胎和干细胞作用的机制。

此前的研究证明,如果将传统培养的猴子胚胎干细胞转变成具有小鼠样隆起形态的胚胎干细胞,就能整合到桑椹胚中形成嵌合体胚胎,进而产生嵌合体猴。尽管证明了利用灵长类胚胎干细胞可以获得嵌合体猴,但传统培养的着床后灵长类多能干细胞能否嵌合到早期胚胎产生嵌合体动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难题。

季维智院士团队李天晴课题组研究发现,将灵长类多能干细胞注射到早期胚胎中,注射的干细胞因为发生凋亡,在24小时内很快被胚胎清除。为了抑制凋亡,研究人员筛选出同时适合干细胞存活和胚胎发育的新型培养基,然后将注射干细胞后的胚胎放在这种培养基中,干细胞的凋亡基因表达被显著抑制,干细胞在猴子胚胎中的存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课题组不仅将灵长类多能干细胞的胚胎嵌合率从0%提高到59.8%,还最终得到了足月顺产的嵌合体猴。

研究成果证明,制约灵长类多能干细胞嵌合的主要是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的原始态以及与胚胎细胞发育的同步性。而且,这种细胞凋亡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抑制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细胞报告》期刊(Cell Reports)上,它不仅提供了一种理解灵长类干细胞多能性的方法,也为干细胞的基础发育生物学研究和再生医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app/yunnan/2018-12/13/content_738577.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