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咖香智农研究社 昆明理工大学刘小刚教授团队提出了阿拉比卡咖啡改土增产提质的优化分次施肥方案和咖啡果皮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新思路

发布日期:2025-08-15 点击量:

在干热岭谷区,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土壤退化,进而对咖啡产量、品质和风味产生负面影响。为制定一种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循环利用咖啡果皮废弃物的施肥策略,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对象为5年生阿拉比卡咖啡(CIFC 7963)。试验设置了两个因素:分次施肥(FR)和咖啡果皮有机肥替代(0.7FR+O)。其中,FR为在咖啡三个生殖阶段按四种比例施用总量为750 kg·ha⁻¹的无机肥,0.7FR+O则以咖啡果皮有机肥替代30%的无机肥。





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增加施肥量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产量和杯测品质。与FR相比,0.7FR+O使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提高21.9%–58.9%,微生物数量增加20.6%–30.4%,酶活性提高14.8%–30.7%,咖啡豆产量提高4.5%–6.1%,营养品质提升8.7%–32.0%。在FR和中度烘焙条件下,特定FR处理的吡嗪、吡咯和醛类含量较高;深度烘焙则增加了吡啶、吡咯和呋喃类化合物。0.7FR5:7:3+O处理的杯测得分最高,为82分。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环境因子与产量、品质及风味物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Mantel r>0.5),其中总糖与呋喃类和吡咯类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 r>0.5)。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7FR5:7:3+O是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咖啡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最优策略。本研究为优化西南纵向岭谷地区阿拉比卡咖啡的施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旨在防止一次性过量施肥引起的土壤板结,以及单一化学肥施用造成的养分流失。

研究结果为优化咖啡施肥管理、推动西南干热区阿拉比卡咖啡的可持续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咖啡果皮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https://mp.weixin.qq.com/s/SGnH9-p_DPE9bTwJrCCoFw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