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 正文

校园快讯

喜讯:昆明理工大学再添一项国家科技大奖,2000年以来总数达14项

发布日期:2017-01-09 点击量:

1月9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发奖励证书。昆明理工大学文书明教授领衔的“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云南省内企事业单位作为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学技术进步三大类奖项之一的唯一单位。文书明教授应邀参加奖励大会。

文书明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以利用硫铁矿中铁资源为目标,以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产学研紧密协同,转变学术思想,创新关键技术,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持续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以“多晶型硫铁矿同步回收-表面疏水性控制深度精选-高温过氧焙烧脱硫制酸-直接联产铁精矿”为核心的全套新技术。整体技术于2009年逐步在云南、江西、安徽、江苏、广东等省份得到广泛应用,获得了硫化铁矿物含量90%~95%的高品质硫精矿和铁品位大于60%、含硫小于0.4%的合格铁精矿。成果应用七年来,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近百亿元。本技术将硫铁矿从化工矿产拓展为铁矿资源,为我国增加了5%~8%的铁矿资源量,据地质专家测算,潜在价值超过1.2万亿元。鉴定意见认为,项目在学术思想、理论和工艺上有重要创新,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选矿领域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至此,昆明理工大学自2000年以来共获得14项国家科技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

文书明,男,1962年生,工学博士,二级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岭学者,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一直从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在浮选理论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企业合作科技项目4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52篇,EI学术论文81篇,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8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供稿:发展规划处、科技处)

    (编辑:昆明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