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黄小卫一行到校访问,与2024级、2025级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及导师代表座谈,围绕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校企“双导师”机制优化等主题深入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易健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斌出席座谈会。
易健宏表示,学校近年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通过与中国有研共建“产学研用”平台,已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92%的毕业生进入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就业。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完善“课程共设、项目共研、人才共育”的全链条培养模式。杨斌寄语在场研究生,要主动融入国家“新材料强国”战略布局,在解决稀土材料“卡脖子”技术难题中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从“课堂学习者”到“产业攻坚者”的角色转变。
黄小卫结合中国有研在稀土新材料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攻关实践,提出“三融合”培养建议:一是专业课程与产业技术图谱融合,动态更新教学案例库;二是科研选题与企业实际需求融合,推行“揭榜挂帅”式课题研究;三是职业规划与行业发展趋势融合,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座谈会现场,校企双方还就共建稀土材料联合实验室、实施“科研学分银行”等创新举措达成共识。
据悉,昆明理工大学与中国有研的联合培养项目已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将在全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推进会上作专题分享。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学校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4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交流。
(供稿:卓越工程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