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到昆明规划馆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暨云南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计划第二组实践研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活动。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昆明市规划馆、学校宣传部、统战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以及红河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商务职业学院、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研室教师、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西南联大附属学校教师代表等40余人参加活动。

会上,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两个方面指出了自然资源领域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融合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共同打造具有示范性的实践教学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构建“理论+实践”“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融合模式,将城市发展的生动案例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从昆明的变迁中感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从城市的规划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主要特征和现实表现,把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把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启动会上,举行了昆明理工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随后,与会师生在现场教学基础上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附属中学、附属高中、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代表分别发言。

本次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思政课教师对昆明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丰富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社会资源,拓展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空间,为进一步建好、讲好思政课提供了坚实基础。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