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循迹云南”——云南传统建筑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西德威尔友谊学校、昆明理工大学、大理喜林苑三地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西德威尔友谊学校、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代表,华盛顿及周边地区中国文化及中文爱好者参加研讨。

研讨会旨在围绕在美“中国民居”复建项目,向美国各界展示中国特别是云南省的特色建筑文化,增进中美人文交流。会议期间,中美两国专家对中国民间建筑的历史和特点、云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中美友好交流等话题展开了研讨。

纽约州立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中国民间建筑专家那仲良介绍了中国民间建筑的历史和特点。昆明当代美术馆副馆长谢飞介绍了“在·野:云南建筑传统研究展”策展情况。西德威尔友谊学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居”复建项目发起人约翰·弗劳尔博士,介绍“中国民居”复建项目。喜林苑主理人布莱恩·林恩以亲身经历为例介绍云南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翟辉教授介绍了云南西北地区建筑的民间智慧。

研讨会上,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周峰越宣布向“中国民居”复建项目捐赠瓦片。

会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翟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云南的乡土建筑体现着中国人“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哲学,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建筑与人及自然的和谐。近年来云南传统民居保护工作效果良好,民众保护意识不断提升。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民居也在发生变化,民居保护的方式也需要变化。建筑是有“生命”的,有人才有“生命”。对于传统建筑,在做好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的同时,也要探讨怎么样通过保护和利用结合来实现更好的保护。昆明理工大学在建筑学方面已与国外一些学校开展了合作,预计明年与美方合作在美国举办云南传统建筑展览,希望与国外学校建设更多的联合工作营,开展研究和实践。

“中国民居”复建项目的发起者是约翰·弗劳尔博士夫妇,该项目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杰弗逊镇仙那度河畔按原样复建一座来自云南的民居。民居复建完成后将为美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解中国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的空间。
(供稿:对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