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云南省法学会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昆明召开。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华,云南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赵祖莹,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启梁出席会议。
王华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成立云南省法学会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研究会是昆明理工大学为“平安云南、法治云南”总目标实现而作出的努力。他说,成立云南省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是推动创新云南省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利于整合云南法学的理论与实务力量,有助于深入发掘云南省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总结和形成以“云南经验”为基础的创新性社会治理理论。二是推动优化云南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手段与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风险防范化解与社会治理能力。
赵祖莹代表省法学会会长张太原向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了驻会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为研究会成立所作的工作。他对云南省法学会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研究会提出了殷切期望:一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研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研究会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二要立足云南、融入云南,紧紧围绕我省重要社会治理规划方案、重大立法事项、重点改革举措等,提炼标识性学术概念,打造具有云南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三要融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通过整合省内法学教育、社会治理各层面的优质资源,从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等多个维度开展理论研究,不断繁荣我省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学术成果,同时要积极组织、参与各省、各地区间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交流,为社会治理领域的跨区域合作研究提供优质平台。
王启梁当选云南省法学会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研究会会长并代表研究会发言。他表示研究会定位和主要工作是聚焦云南省社会治理、边疆治理,一是学术研究,立足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的云南实践开展研究,形成云南声音,实现知识、方法和理论创新;二是智库支撑,针对云南社会治理、边疆治理实践存在问题及治理需求,把理论和实务相结合,产出高质量的智力成果;三是社会工作,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开展宣传、培训、评估等重要工作;四是完成好政法委、法学会交代的任务。他介绍,研究会下一步开展的工作包括:设立和建设一批“基层”到“市域”的研究基地;开展全面、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经验总结;主办智库成果要报,搭建全省范围的社会治理、边疆治理成果报送和交流平台;组织和引导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对重点问题展开专项研究;组织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研究研习营,培养青年理论和实务人才等。
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云南省法学会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研究会章程》以及《云南省法学会社会治理(边疆治理)研究会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及领导班子。

(供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