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大湄公河次区域学术与研究联合体(GMSARN)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GMSARN国际学术会议在昆明希桥酒店举行。会议围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地区的创新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题,以发言、学术报告与讨论、现场参观的形式,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与能源、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中小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与清洁技术、在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等内容开展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亚洲理工大学执行委员会主席瓦萨克·科诺努坤猜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英杰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GMS电力公共公司荣誉顾问苏斌·本咖雅博士作大会主题演讲。来自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约100余人参加会议。

张英杰书记在致词中表示,昆明理工大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GMS国家是学校合作交流的侧重区域。昆明理工大学作为GMSARN成立之初的9所发起院校之一和唯一的中国发起院校,以GMSARN为桥梁开展了许多互利共赢的交流合作。瓦萨克·科诺努坤猜主席指出,GMSARN是进行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探讨的平台,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在本届会议中,加强沟通与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据悉,本次会议为创新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观点以及专业知识的平台,便于广大专家学者在本领域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促进昆明理工大学的国际交流,并将有力提升昆明理工大学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作为中国高校代表面向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大湄公河次区域由柬埔寨、中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组成,该区域内的14所一流的学术和研究型大学组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学术与研究联合体”(GMSARN)。GMSARN最初的9所成员院校有:亚洲理工学院(泰国),柬埔寨理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老挝国立大学、仰光科技大学(缅甸)、孔敬大学(泰国)、法政大学(泰国)、河内科技大学(越南)、和胡志明市理工大学(越南)。最新的5所成员院校有:金边皇家大学(柬埔寨)、云南大学、广西大学、那空帕农大学(泰国)、乌汶大学(泰国)。

GMSARN旨在保证该区域产生、发展、维护的知识能够被该区域的组织共享,加强区域内高校在协助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自力更生的能力。重点放在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之间的互补联系上。GMSARN将在人力资源发展、合作研究、传播在GMS区域内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资产等领域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