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暨第二十九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学术研究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

1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我校呈贡校区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校党委书记何玉林、副书记孙书行,清华大学高校德育中心主任艾四林教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学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南大学谭希培教授,清华大学吴倬教授、赵甲明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昆明理工大学王展飞教授,同济大学章仁彪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建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刘佳俊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
校党委副书记孙书行主持开幕式。
何玉林书记代表学校对参会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何书记指出,学校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云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方面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有力支撑了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何书记表示,本届研讨会是我校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水平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徐维凡副司长代表教育部社科司讲话指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使大学生衷心喜爱、终身受益,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他希望与会代表积极探讨适合于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献计献策,切实提高“两课”教育教学质量。
陶晴副书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的情况。
艾四林教授和谭希培秘书长分别发表了讲话。
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改变,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新形势下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全国同行领域专家学院的联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

17日,大会圆满闭幕。谭希培秘书长高度评价了本届会议,并从成就、评估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小组讨论。昆明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6位专家作主题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高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