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云南日报 齐心聚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发布日期:2023-05-11 点击量:

2023年5月10日《云南日报》理论纵横版刊登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殷国禺署名文章。


齐心聚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的同时,更应该把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大思政育人中的轴心牵引作用,构建起“多层联动、多维协同、多角度育人”的高校大思政铸魂育人合力体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政育人上要发挥好轴心牵引作用。高校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责部门和坚强战斗堡垒;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的主责主业就是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做好思政育人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教育上理应有“我不来牵头,谁来牵头”的主责意识,理应责无旁贷地带动全校各部门、各专业学院,建构起多层联动、多维协同、多角度育人的工作合力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功能和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作用。

“三马内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思政育人轴心牵引作用的有效途径。所谓“三马内嵌”是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育内容要内嵌到全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育人的全过程,要内嵌到各门课程与实践教学中,要内嵌到学生管理教育各环节,以此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内嵌其他院系,通过做兼职班主任、辅导员、党员发展联系人等,助力专业院系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党员发展、审核把关教材课件,助力专业课老师开展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要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理论先学优势内嵌其他院系本科班级,助力班级管理和团学组织活动,开展理论宣讲和思政教育,在培养锻炼自身思政工作能力的同时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带动作用。

构建高校大思政铸魂育人合力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三全育人”。高校思政教育是系统工程,仅由不同的思政育人主体单打独斗,势必会降低思政育人效果。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客观上存在点、线、面、体分散的问题,因此要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起“多层联动、多维协同、多角度育人”的工作体系,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真正得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包裹式”教育,进而把“三全育人”落在实处。

“三线联动”是高校构建大思政铸魂育人合力体系的有效做法。所谓“三线联动”是指:聚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学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课程思政”互嵌联动工作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育人互商共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备课互帮、教学互听、教研互商、育人互动,促进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密切配合、协同育人。聚焦思政育人与实践实训育人、创新创业育人的有机融合,建立思政育人合力体系,推动思政实践课与学生团学组织活动、实践实习实训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有机融合、密切配合、同向育人。

构建“校内外互促联动大思政课堂”促进资源共享和育人共担。将思政育人作为系统工程,建立校内校外思政育人资源整合机制,构建“校内外互促联动大思政课堂”,邀请校外思政教育专家、党政领导干部、英雄人物、大国工匠、杰出校友、成功人士等担任学校兼职思政教师,以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学生;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学生们到革命圣地、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开展思政教育实践和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和硕士生博士生宣讲团利用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承担社会各层次理论宣讲任务,既充分发挥社会思政教育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也有效拓展思政课教师资源、思政教育平台方式,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在铸魂育人上的资源共享和育人责任共担。

“多制度并行、多措并举”方能提升师资水平和思政育人质量。聚焦师资建设质量,通过建立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助机制,大力实施“动态配备优化、专项教育培训、传帮互助凝聚、督导评教比赛、考察观摩学习、制度规矩引导”六大举措,构建思政课教师教育管理培养科学化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质量和水平。聚焦思政课育人质量,建立教师与学生同研究、同备课、同上课、同实践的教学相长制,鼓励教师用“鲜活理论、鲜活案例、鲜活场景、鲜活方法、鲜活语言”讲活讲深讲新思政课。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